查看原文
其他

总统大选后的乌兹别克斯坦:内求复兴发展,外求自立自强

宫卓识 欧亚新观察 2022-03-15

点击“欧亚新观察” 欧亚资讯一手掌握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大选早已尘埃落定。“这将是一场没有悬念的大选”——在谈到乌兹别克斯坦时一贯酸溜溜的德国之声早就这样判断。没悬念没啥不好!如果每场选举都充满悬念,这并不能说明某国的社会有多么多元,只能说明分裂有多严重!


世界失望了?——有点扯远了



10月25日,莫斯科卡内基中心研究员乌马罗夫发表文章,对乌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先扬后抑,称过去几年间乌国内改革展现了良好势头,但此次大选过程却让世界失望了。他同时承认,乌国改革的主要目的从来不是获取一个良好国际形象。当然,这话不仅适用于乌兹别克斯坦。

                           

乌大选结束后,有不少文章拿该国总统选举往西方设定的公式里面套。但实质而言,他们只是给这些爬坡的国家开出了断崖式的药方。因此,假借世界之名说事儿,扯得有点儿远。


硬气与硬挺


说起乌兹别克斯坦这个国家,总不免想起它的足球。没几个人能说清楚该国足球在世界范围内的水平,但总是感觉脚头很硬,遇到他们肯定心里犯嘀咕。


自古以来,乌兹别克斯坦“硬”的作风就一直没变。在哈萨克斯坦拍摄的历史题材电影《哈萨克汗国——不败之剑》(中译名)中,乌兹别克汗国的阿布海尔汗对将其从狮口救下的哈萨克族首领扎尼别克毫无感激之情,换句话说就是“刻薄寡恩”。



在国际关系中,卡里莫夫时期的乌兹别克斯坦也是这样。笔者曾亲历2009年4月在阿拉木图举行的“拯救咸海国际基金”成员国首脑峰会。会上,老卡公开称不惜以武力解决水资源利用不公问题。


在今年8月的阿富汗乱局中,与塔吉克斯坦不同,乌兹别克斯坦禁止任何阿富汗军民入境,防空导弹系统甚至击落了出逃到乌境内的阿富汗政府军军机。军机事件虽系阿方飞机入侵乌领空自动触发拦截系统所致,但也体现出了塔什干在这一问题上没有商量的余地。


硬的做派使乌兹别克斯坦可以在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上拥有作出最坚决决定的底气。该国在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中的进进出出就是直接体现。


但这同时导致乌兹别克斯坦曾长期处于相对孤立和封闭的状态,比如被欧盟制裁的十年光景。一方面,国家进出口受限,遭受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另一方面,还要就地区安全、劳务移民等问题同俄罗斯周旋。可以说,在和更强对手的交手中,硬气的乌兹别克斯坦更多时候是硬挺。


制裁和自我封闭导致乌兹别克斯坦在全球化进程中掉队了。2011年,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全面开工。当时,乌方承建公司曾满怀信心地要自主完成国内管道焊接工作。但事实是,乌方公司手中的1960年代的技术已远远落后于最新的施工标准和要求。


第三次复兴——任重道远



本次选举初步结果公布后,米尔济约耶夫对推举其参选的自由民主党代表发表讲话时表示,“当今的乌兹别克斯坦已不是昨天的乌兹别克斯坦,我们的人民与五年前已经不同。我以前说过,现在仍要指出是:我们没有回头路,乌兹别克斯坦只有向前!”


2016年以来,乌兹别克斯坦开始用发展速度弥补失去的时间和机会。如米尔济约耶夫所言,国家将实现第三次复兴。更确切地讲,他使用的是“文艺复兴”一词。


第一次复兴是指9至12世纪伊斯兰世界知识和技术大爆发时期,第二次复兴指14至16世纪帖木儿王朝时期。两次复兴给欧洲送去了黑格尔所说的“东方之光”。乌兹别克民族正是形成于第一次复兴时期,前两次复兴的肇始之地都是撒马尔罕。


任何复兴都与人才有关。在本次大选中,米尔济约耶夫的竞选口号是“人是最高价值”。在2030年之前,乌兹别克斯坦将进入全球创新五十强行列,国家将在高科技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在全球具有明显竞争力。


相较于乌兹别克斯坦现有的科研实力,这项任务确实艰巨。2017年12月米尔济约耶夫任命了32位国家科学院院士,而此前科学院只有63位院士,仅为1995年任命的首批院士数量的一半。


相较于文化方面的复兴,一系列涉及民生的问题相对容易解决。例如,解决12-15%人口或400-500万居民的贫困问题。


今年4月,一位名叫阿拉耶夫的商业人士在接受Kun.uz新闻网站采访时表示,现阶段乌国内银行没有为大型项目提供足够信贷支持的能力,30万人口左右的城市经常遭遇断电,专业人士和专业知识得不到足够尊重,保守的社会思想严重限制了商业创新。


6月,笔者在阿拉木图采访一位哈萨克斯坦国际问题专家时,他劈头盖脸的第一句话就是“为什么中国公司都往乌兹别克斯坦跑?”我当时没法说出心里的真实想法——在整个中亚地区的营商环境都差强人意的情况下,资金出走一方面是逐利,另一方面就是面对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两害相权取其轻。


发展道路的选择



中亚地区国家都宣称开展多元外交,但事实并非如此。


基于同俄罗斯联盟基础之上的哈萨克斯坦的多元外交只是个噱头,吉尔吉斯斯坦搞多元外交的总统早已远遁明斯克,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两国总统的长公子早就去莫斯科拜过了码头。从实力出发多多少少能带点多元外交特色的也就只有乌兹别克斯坦了。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中亚五国首脑峰会举行过两次,“中亚是中亚人的中亚”的口号呼之欲出。但这一刚刚出现的苗头已被疫情所遏制。


从苏联末期起,中亚各加盟共和国已经开始了拧成一股绳的尝试。哲学博士维多娃在自己的著作《纳扎尔巴耶夫现象》中记述了下面这个历史片段。


1990年12月,苏联最高领导层已经开始商议设立副总统的话题。当时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建议由纳扎尔巴耶夫出任这一职务,理由是他有能力同所有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找到共同语言。支持纳扎尔巴耶夫的还有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国领导人。



哈萨克斯坦政治研究中心负责人阿姆列巴耶夫曾多次表示,哈萨克斯坦独立30年来,发展道路的主线一直是缩小事实上的独立与法律上独立的差距。从实际情况看,有能力缩小这一差距的只有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吉尔吉斯斯坦前外长、上合组织前秘书长伊马纳利耶夫曾表示,走所谓的多元外交道路是吉尔吉斯坦斯坦最大的政策失误。


2016年9月3日,普京前往撒马尔罕参加卡里莫夫的葬礼。米尔济约耶夫称俄罗斯总统的到来是“真正朋友伸出的臂膀”。


在米尔济约耶夫的第一个任期内,外交政策走向逐渐清晰。


本周,米尔济约耶夫将访问俄罗斯,这是他连任后的首次出访。媒体称两国将签署确定双边关系未来一段时期发展走向的协议。


就现有的媒体报道看,普京是乌总统选举初步结果尚未公布前向米尔济约耶夫总统致贺的首位外国元首。


9月初,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此次访问将具有突破性成果。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兼投资和外贸部长乌穆尔扎科夫表示,两国总统会谈将成为乌俄伙伴关系新的里程碑。


“硬”和外交上的不妥协是卡里莫夫留下的政治正遗产。但如今看来,明确风向将是使这一正遗产增值的最佳办法。


(作者:宫卓识,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特聘研究员)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